课程介绍
    课程特色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介绍 > 课程特色

    该课程是依据“智能产品开发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智能移动终端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设计以智能移动终端项目的开发全过程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生源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能力上有着明显的差距,但高职院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的优势。移动终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学习与教学难度较大,但移动终端应用是属于必须注重实践环节和动手技能的课程,因此只要教学方法得当,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措施有效,在高职院校开设移动终端课程是可行的,并完全能够使学生达到移动终端应用入门的教学目的。国内几所高职院校开展移动终端教学的实践也表明,在高职院校开设移动终端教学是可行的、必要的。

    在课程教学中,针对高职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想学、有兴趣学、在实践中学、有目的的学,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求他们动手、动脑去实践。具体实施如下:

    (一)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大纲中,根据课程知识点,将学生按特点分成多个专业技能层次。首先由学生自愿填报分流,然后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方法,但总体上都要符合移动终端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使每个学习本课程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以便切合实际开展教学。

    (二)边做边学,学中做,做中学

    移动终端涉及到多个学科知识的应用,属于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安排到移动终端实验、实训教室中进行。让学生接近使用项目的主线,在实施中采用“边做边学、学中做、做中学”等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解决移动终端应用课程的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课程新颖、难度大的问题。

    (三)校企结合,加强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

    选拔学生进入企业定制班学习,在选修课中选定和企业业务相关的课程,同时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实用课程的讲授,配合大量的企业实训练习,以及企业特派辅导员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对企业理念的渗透,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认识企业文化,了解企业业务,使之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四)改革考核方式

    在移动终端的教学过程中,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考核要坚持“应用技术为主,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考核要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必备技能的熟练运用程度等。